2021年6月18日,河西集團新城公司“講好黨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再次開講。本次由吳焱、姚以彪兩位同志分別為大家講述黨史故事《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偉大轉折》。
《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
核心意識就是全黨上下一心,充分認識并積極擁護核心的作用和地位。鄧小平同志曾說,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鄧小平同志是基于怎樣的情況提出來的,又有著怎樣深遠的意義,走進黨史,讓我們一起解讀,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
十三大后,黨領導全國人民在加速發展經濟的同時,經濟體制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逐漸暴露出來。時逢國際上接連發生蘇聯、東歐劇變,社會主義運動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嚴重挫折,因此我們的黨面臨著一個關鍵問題,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還要不要堅持。
要堅持!因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1989年,鄧小平旗幟鮮明地提出,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鄧小平強調,只要有一個好的政治局,特別是有一個好的常委會,只要他是團結的,努力工作的,能夠成為榜樣的,什么亂子出來都擋得住。經過黨的十三屆四中、五中全會,中央領導集體進行了調整,鄧小平辭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由江澤民接任,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卓有成效的開展工作,順利實現了中央領導集體的新老交替。
這對于保持黨的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實現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偉大轉折》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有兩次最偉大的轉折事件,一次是遵義會議,另一次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作為建國29年召開的一次全會,為什么也會被稱為最偉大的轉折事件呢?走進黨史,讓我們一起解讀,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偉大轉折。
為什么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偉大轉折呢?
一是全會恢復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優良傳統,提出了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務,二是形成了以鄧小平以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取得了組織路線撥亂反正的最重要成果。三是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四是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做出工作重點轉移的決策,實現了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五是審查和解決了歷史上遺留的一批重大問題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開始了系統清理重大歷史是非的撥亂反正。
這次全會結束了粉碎四人幫后的兩年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揭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序幕。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標志著中國從此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